谁才真正焦虑的“低端人口”

谁才真正焦虑的“低端人口”? 话说太平年间,忽赶一载盛夏暴热,却又适逢媒体无良,一手乾坤大挪移让“低端人口”的洪流掀起滔滔巨浪,笑人间皆是零零丁丁。 “低端人口”这个事,我还是真问了不少服务零售批发行业的群众们,因为我经常出没此间,大部分群众们听到这个话题就是气愤:“我只不过是干了一些脏活儿和累活儿,怎么连带着人格也降低了?我只不过就是比你赚的少点,怎么就成了你口中的“低端人口”了呢?是要像扫垃圾一样清理我们吗?” 我清清喉咙,点上根烟跟他们说:您老放心吧,其实您还真不是深受其害而高喊“低端人口”的焦虑者,这个城市其实需要你们去清理的。其实您老就不是清理对象! 于是很多人追问:那是要清理哪些“低端人口”啊? 我回答:其实要清理的是那些夹缝中的理想和良知。 “逃离北上广”从来都是一句艰难步履在中产边缘者的无奈呐喊或单调呻吟,因为几乎不可能指望制度公平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农民工和大量的城市底层劳动者根本不会对“逃离北上广”这一话题产生兴趣,他们的心本来就不在这里,他们抛家弃子来到大城市的目的单纯而直接——赚钱。这个城市怎么可能留下,他们又不傻。清理得走我们?拆了四环外的村子,我就去五环外,拆了五环外的,我就去六环,北京这么大,都盖成楼房时候,我也租得起了! 农民工朋友经常互相问新来的老乡:你知道这个城市有什么?你去过这个城市哪个消费场所成为习惯?你除了第一年去过一些景点门外看了看,你会觉得这个城市魅力在哪里?他们不会对北上广拥挤淤塞的交通状况产生抱怨——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车;他们也不会埋怨高房价,因为他们也不可能买得起房子;就像装修工根本不会对北上广浓郁致命的雾霾产生抱怨——因为他们每天都工作在更严重更致命的环境污染之中;就像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根本不会对北上广日渐严苛的教育门槛产生抱怨——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北京上小学…… 所以,这些除了拆改之外能逼迫的人才是政策挤压公民权利意义上的“低端人口”,也就是周围的绝大多数没有当地户口的白领和自由职业者、小商户阶层才是这个城市被排挤和清理的“低端人口”! 我们冷静下来看看,谁会在乎房价真的涨价太猛烈?谁会在乎买房社保标准是几年?谁会在乎买房后孩子可以上学?谁会在乎买房后孩子上学划片在哪里? 谁又在乎摇号买车?谁又在开着外地车牌躲避摄像头和交警? 谁又在找对象时候追问对方的户口?谁又在计划着孩子10年后只能离开的资金? 这些人口有一定能力,或者学历,或者资源,在这个城市消费上能够站稳。于是他们就有在这个城市安心生活的欲望。这其中不乏一些实体企业的中层高管,因为那些挖大坑来坑实业的高科技企业(其实最大一派是互联网企业)可以比较轻松的搞到户口。为什么这样评价高科技企业,因为我在理工大学见识过大部分科技的水分有多大,很多公司做科研是为了项目资金,不是项目。而互联网+的本末倒置,让实业的资金全变成了研发开发的高薪和年终奖。他们又把那些资金变成了房子和子女海外读书的学费,不会再回馈给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 这其中有些人因为奋斗的动力强劲,很多都是晚婚晚育,三十多岁结婚,孩子到学龄时候已经超过40或将近40岁了,我经常在公园看到一些白头发的男子抱着还不会跑的孩子。我都不用猜,高科技公司开发研发的!这些消耗了所有青春和体质的中产阶层在年岁渐长后逐渐认清顶层阶级固化的森严现实,认清自己终其一生可能也难以获得权贵阶层在“拥挤”的一线城市中拥有的自由清净和生活品质后,转身回视自己寄身的繁华都市,放眼望去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房价,畸形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扭曲,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和生存成本,不堪忍受的雾霾、排队和拥堵……他们怂了,他们只能继续用白银头发换白银,埋头赚钱向外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除了赚钱和争取服从权贵规则之外的努力,他们不知道自己原来从么有什么平等的公民权利,他们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会变成他们的人生最难堪的梗! 这些人口中还有一些是传统的生产销售运营设计行业和自由职业者,他们不会把自己变成处理器,他们都有思维问题的能力,他们也会对不公呐喊,哪怕是用一些不公开的方式。因为底层除非逼到绝路不会发声,也没有能力发声;上层就是不公的制造者,倾轧他们血汗的既得利益者,哪有恻隐之心。所以这个社会中对不公发声的最大人群就是他们,具有良知和独立思维的中产低端人士,他们不能像那些白头发们有足够资金让自己躲避政策的等级排挤,也不能像底层劳动力群众一样,大不了拍拍屁股就走。他们的职业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客户群体在这里,他们的进步之路也在这里。他们就是要清理的是那些夹缝中的良知。 他们的无力也是在于他们的力量因为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和人为分化造成了分裂。因为以“治理大城市病”的名义堂而皇之地驱逐外来人口,乃至动用户籍这样明显违和于太阳系的手段抗拒外来争取改变生活的人口,早已经成为北上广深城市混合居民的一种“有意识的共谋”,即便他很可能是刚刚获得北京户口,甚至刚刚在北京买了房子的“外来户”,很多人会立刻将自己此前的身份抛却,主动拥抱一线城市现行的挤压政策,立刻背过身去,站在支持驱逐的阵营中。这是最可悲的一种局面。 其实我们再清晰长远一点看,这种政策清理的,不是有色眼镜下的“低端人口”,而是更多怀着梦想的优秀年轻人。 而从现在的主流意识上出现了更让人沮丧的局面:“逃离北上广”不仅没有触发主政者对这种以与核心权力距离为标准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的检讨和反思,反而是不断在强化这种局面,事情正在往越来越糟的方向发展。 我想问一下各位焦虑者,你们又有什么办法? 转自:http://www.jianshu.com/p/992b63338105